新春走底层|我国日报看山西:“灯笼村”点亮蛇年新春

来源:ca888官网手机版登录    发布时间:2025-04-03 03:04:53 19

  

新春走底层|我国日报看山西:“灯笼村”点亮蛇年新春

  跟着蛇年接近,在我国北部的山西村庄景象充满了节日的气氛,点缀着很多的红灯笼。

  素有“灯笼村”美誉的山西省运城市稷山县杨赵村,迎来了最繁忙的时节。乡民们正在赶制国内外灯笼订单,车间里铺满等候发货的灯笼。

  25岁焦婷婷从小跟爷爷学习灯笼制造技艺,从竹子灯笼到现代可折叠的软灯笼。她说:“在我国民间传统文明中,灯笼常被视为吉利、昌盛和团圆的标志。”

  灯笼,作为一种传统的民间工艺品,不仅是一种照明东西,还承载着丰厚的文明内在和标志意义,逐步演化成为具有装修性的工艺品。

  杨赵村灯笼制造最早始于明清时期,距今已有上百年的前史。2008年,杨赵村“传统灯笼制造技艺”被列入山西省运城市第一批市级非物质文明遗产名录。

  该村的灯笼大多数是手艺制造,工人们正在车间里有序制造灯笼,完结穿钢丝、裁绒布、印图画、缝灯面、套灯架、拉金条等工序。

  “咱们一年四季都在忙着制造灯笼,尤其是各种节日时分需求量更大。”当地一家灯笼加工厂负责人管俊更说。

  “为了迎候蛇年的新年,10月份以来订单开端显着增多,工人也愈加繁忙,我也一向招待订单电话和接单发货。”

  现在,杨赵村从事灯笼制造加工的公司和专业合作社达22家,灯笼附件厂商3家。每年出产灯笼1000万对,总产值1.5亿元,带动本村及周边村庄2000余人工作。

  管俊更说,厂里的工人以本村乡民为主,工人工资按件核算,每人每天能生成200-300个灯笼。乡民们一般在务农的空闲之余制造灯笼。

  据悉,一些乡民制造灯笼每天能挣100多元,每年收入在4万元左右。不少乡民建起了两层高楼,还能买得起小汽车。

  杨赵村灯笼曾作为宫殿灯笼进贡朝廷。该村依托当地传统制造技艺,首要出产植绒灯笼、传统宫灯等产品,经过线上+线下的营销形式,远销全国各地以及海外国家。

  直径1.2米大灯笼是最热销的。它的装修印着富有牡丹、年年有余等吉利图画与字样,承载着人们对美好生活的深切期盼。

  近年来,杨赵村的灯笼工作坊不断进行技术立异,推出近百种的灯笼,包含羊皮灯、花灯、白纱灯、亚克力彩灯等。

  为了满意商场的需求,工人们也开端出产融入声光电等互动元素的电子玩具灯笼,这已成为商场新宠。

  焦婷婷强调了用年轻人喜爱方法制造灯笼的重要性,将传统与立异结合起来。她说:“我还开设了一家网上商店,期望进一步翻开海外商场。”

  杨赵村党支部书记马晋锋表明,该村正在逐步齐备基础设施,尽力打造灯笼文明产业园。